北碚区科协开展传承弘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进学校活动
10月15日,北碚区科协联合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,走进重庆市兼善中学成功举办《寻味兼善,培育生态重建耕耘者》主题讲座,吸引了200余名学生参加。本次活动是区科协贯彻落实“北碚区传承弘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三年行动”的活动之一。
10月15日,北碚区科协联合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,走进重庆市兼善中学成功举办《寻味兼善,培育生态重建耕耘者》主题讲座,吸引了200余名学生参加。本次活动是区科协贯彻落实“北碚区传承弘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三年行动”的活动之一。
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,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一级博物馆,占地216亩。前身为1930年卢作孚先生创办的“中国西部科学院”,以及1943年由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构联合组建的“中国西部博物馆”。1949年以后,先后改建为西南人民科学馆、西
编者按:2025年10月11日是民生公司创建百年纪念日。昨天,“方志四川”新媒体矩阵及“四川省情网”发表了一组纪念文章,今天(10月12日)再发表一组纪念文章,深情缅怀著名爱国实业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改革家、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先生。
编者按:今天(2025年10月11日)是民生公司创建百年纪念日,“方志四川”新媒体矩阵及“四川省情网”,特发表一组纪念文章,深情缅怀著名爱国实业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改革家、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先生。
1938年10月24日,宜昌江岸。夜色如墨,长江水声轰鸣,仿佛大地在战栗。一艘民生公司的小火轮“民元号”正奋力逆流而上,船头探照灯刺破黑暗,映照出船工们汗湿的脊背。甲板上,一捆捆机器零件、一袋袋化工原料在急促的吆喝声中被推上船舷。远处,武汉方向腾起的火光刺破天
在重庆大学A校区,一条长约1500米的步道无声串联起十余处抗战文物与遗址。9月14日,一场以“行走抗战联线”为主题的思政实践课在此开讲,来自新闻学院、外国语学院的65名师生与10名留学生共同踏上这条历史足迹,以脚步丈量岁月、以聆听对话往昔,深切感悟抗战精神在新
9月13日晚22:30《国家荣光》特别节目《抗战群英谱-众志成城》在央视综合频道(CCTV-1)和央视频播出生动讲述“中国船王”卢作孚在宜昌大撤退中创造的运输奇迹1937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,南京告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组织华东、华南地区的工厂、机关、学校等
这些年卢作孚渐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,最引人瞩目的是他在抗战中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的功绩。本文试想说明,历史为何选择了卢作孚担当这一重任,又为何只有卢作孚能担此重任。
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国家光荣》栏目特别策划5集纪录片《抗战群英谱》,讲述那些在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中为国家独立、民族解放浴血奋战、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的故事。
在出生的第二天,孩子的曾外祖母赶到产科医院。家人搬来椅子,她坐下,在洒满阳光的房间里,她小心翼翼抱起婴儿,因为谨慎发力,所以双肩耸起,由此撑起她身上那件红底的短袖衬衫,上头是花团锦簇的图案,我知道,她出客会特意新置衣服,艳丽的色彩衬托她一头浓密的齐耳短发。她双
80多年前,当日本轰炸机的尖啸撕开山城的天空,重庆人就地掘开山体,挖出了上千个防空洞。那不是工程,是求生的本能。洞里没有光,只有拥挤的人群、伤员的呻吟,和兵工厂机器昼夜不休的轰鸣。洞穴,是这座战时首都最后的壁垒,是悬崖边上最后的抓手。